

學音樂,應期待得到什麼?
值得家中有學音樂小孩的父母好好觀看省思的一段影片,也是學音樂的小孩需要看的影片影片中11歲的小孩,從四歲開始學音樂 每天練琴一到兩小時,影片中 Benjamin Zander 教導她的不是技巧,不是技術;而是態度,對所演奏音樂的深刻了解,及要給台下聽眾什麼的情緒感覺。學樂器不只是一項花錢花時間的投資,也需要父母老師無私的付出與鼓勵,至於回報,卻不是大人應該去考慮或是期待的。Benjamin Zander...第32屆音樂班畢業音樂會 宣傳影片
[疫情依然險峻,孩子仍勇往前行]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今年32屆音樂班的孩子要畢業囉把握在小學階段,舉辦畢業音樂會對於孩子,這將成為他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回憶06/12 於彰化縣員林演藝廳表演廳舉辦屆時請您來見證這一個重要的時刻不論是現場還是直播! 分享: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請按讚:喜歡...
音樂比賽的後遺症
我的老師,也是上世紀末最偉大的小提琴名師之一,「美國小提琴教母」桃樂絲•迪蕾(Dorothy Delay)曾經說過一句名言:「Competition is nonsense!」(音樂比賽是荒謬的!!),所以她的學生幾乎都不是靠比賽「出人頭地」的。音樂是藝術,又不是體育賽跑,而且到達一個程度以上之後,就已經沒有所謂的「標準」,不能再用「分數」來做為好壞的評斷了。 文章出處: 鄭俊騰先生,為國際知名小提琴家,任職於美國著名「辛辛那提交響樂團」(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
近期留言